多毛BGMBGMBGM胖日韩:WRITEAS玩具PLAY-太好玩了!坐进大卫·霍克尼的敞篷车进入他画笔下的四季

频道:旅游 日期: 浏览:1

4月29日,“大卫·霍克尼:更大,更近(当然不是更小更远)”沉浸式艺术展中国首站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开展,这是迄今为止霍克尼借由数字媒介所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沉浸式艺术探索。一小时、250余幅影音作品和音乐,让观众“游”进他的泳池,走过他笔下的四季。

霍克尼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访中国,此次展览也是一场回望与创新的对话,“我非常激动《更大,更近(当然不是更小更远)》能来到中国。1981年我第一次造访中国时,便被那些在彼时发现的传统中国艺术的创作理念深深打动—它们不仅触动心灵,更带来视觉震撼。那段经历如此愉悦,永生难忘。”对于此次展览巡展至中国,大卫霍克尼如此表示。

大卫·霍克尼在沉浸式艺术展中

走进展厅现场,全空间投影画面围绕,将人带入了霍克尼奇思妙想的艺术世界。霍克尼用六个小篇章“透视课”“舞台作画”“道路与小径”“用相机绘画”“泳池”“近观世界”缓缓道来他对绘画及新媒体可能性的探索。

“透视课”篇章画面,上海展览现场

在数字影像中,观众可以在洛杉矶阳光下的泳池畅游,透过倾盆大雨看到诺曼底乡村的春天;还可以化身为敞篷车上的乘客,与霍克尼一起穿越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圣加布里埃尔山脉……瓦格纳歌剧配乐伴随着观众来到干旱的峡谷和繁茂的树林,并由太阳坠入大海而终结于海滩。

“道路与小径”篇章画面,上海展览现场

霍克尼可以说是一位把画画当作视觉实验室的艺术家。他研究光学仪器对西方绘画的影响,并通过摄影拼贴、传真机、数码绘画(如iPad和iPhone绘画)和多屏沉浸式装置重新定义了如何“看见”世界与图像。他不仅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新技术,也将技术内化为绘画性表达的一部分。这次展览正是对他所探索的多重视觉经验的集中呈现。

霍克尼最初通过模型了解艺术装置呈现效果

“这是一种新型剧院,它将吸引很多人。”霍克尼认为,使用绘画图像来吸引公众注意力的做法始于教堂,但在电影盛行前大约一个世纪就逐渐消失了。如今,互联网重新点燃了公众对大规模图像的兴趣。“一百年来,电影吸引了人们,但如今在家也可以投屏看电影。但沉浸式展览的体验必须身临其境,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影像趋势。”

青年时期的霍克尼

1937年,霍克尼出生于布拉德福德,之后移居伦敦学习艺术。此后,他曾在美国纽约、洛杉矶以及法国诺曼底居住。像许多艺术家一样,霍克尼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灵感。画下他停留过的这些地方。

霍克尼,《艺术家肖像(泳池中的两个人物)》,1972年,非本次展品

霍克尼,《The Splash》,1966年,非本次展品

霍克尼最为外界所知的画作当属“泳池”系列。这个系列画作描绘了洛杉矶一个蓝色游泳池中的跳水板和一大片水花。霍克尼花了两周时间绘制这幅水花。在大卫·霍克尼沉浸式艺术展上,会看到这幅知名画作的巨幅呈现。

“泳池”篇章画面,上海展览现场

“泳池”篇章画面,上海展览现场

霍克尼如今被称为“在世最贵艺术家”也是由这幅《泳池》而来。2018年11月15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晚拍现场上,这幅作品以 9031.25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6.26 亿元成交,这一价格不仅让霍克尼一举超越美国艺术家杰夫・昆斯,还刷新了他自己在同年 5 月刚刚创下的个人最好拍卖成绩,成为当时在世艺术家中拍卖纪录最高者。

在疫情期间,霍克尼凭借迄今为止最长的作品《诺曼底的一年》(2021)将他的iPad绘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将多幅iPad绘画拼凑在一起,创作出一幅长达90米、描绘四季变迁的饰带。受贝叶挂毯的启发,《诺曼底的一年》体现了霍克尼融合传统与新艺术手法的倾向。

霍克尼在西安 1981年,图片来源主办方

霍克尼在桂林 1981年,图片来源主办方

“你不能一眼看完一整幅中国画,但它却能带给你一种旅行般的体验”。霍克尼曾于1981年,与英国诗人斯蒂芬·斯彭德结伴来到中国,三周时间里,他们走过香港、北京、西安、上海等地,展开了一场横跨中国的艺术之旅。这段旅程,霍克尼深受中国传统绘画启发,尤其是对“散点透视”的兴趣,改变了他对空间、叙事和视觉结构的理解。

中国卷轴画的“流动视角”给予他全新的启发,画面没有固定焦点的画作可以让观者的视线随着画面自由游走。在此次沉浸式艺术展中,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到他对于透视的理解以及中国画对他造成的影响。在一些风景画作中,观众仿佛能漫步其中,感受空间流动,东西方艺术融合出别样火花。

“相机绘画”篇章画面,上海展览现场

比如著名的作品《梨花公路》由数百张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同一场景的照片组成。当它们被拼接在一起(就像拼贴画一样)时,图像看起来就像3D的——仿佛看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而不是在2D页面上。在本次大卫·霍克尼沉浸式艺术展中,就以动态拼贴的形式在巨幕上观看到这幅巨作。

“舞台作画”篇章画面,上海展览现场

除了绘画,霍克尼在舞台剧领域也有所建树。他曾为歌剧《浪子的历程》打造的舞台,奇幻场景与大胆用色,配合剧情起起伏伏,鲜活的舞台画面,让色彩与戏剧氛围相互呼应。在此次沉浸式艺术展上,霍克尼就用动态的方式将自己的静态舞台设计呈现给观众,“看见”一场音乐。

“近观世界”篇章画面,上海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OUTPUT与伦敦Lightroom团队、59 Studio联合呈现,将持续至11月30日。